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精神分裂症

中西合璧,精准施策:精神分裂症的中医辨治与联合治疗新思路

精神分裂症常被视为复杂难治的顽疾,但在中医视角下,若能精准把握核心病机,治疗便有了明确方向。

核心病机一:“湿毒内聚”多见于年轻患者

症状表现:此类患者多为年轻人,常见喃喃自语、言语不清、妄想幻听、呆滞少动或不停踱步等症状,伴有大便稀溏、头重胸闷之感,舌象呈现淡苔灰白滑腻。

病因根源:主要源于脾虚。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思虑过度、饮食不规律且缺乏运动,导致脾虚现象普遍。脾虚则运化水湿能力减弱,湿邪积聚体内,久则化毒,扰乱“脑窍”(神志),引发各种异常表现。

调理策略:治疗需温阳健脾、利湿解毒。通过温暖并强化脾胃功能,促进湿邪排出,化解体内毒素,从而稳定神志。

核心病机二:“痰瘀酿毒”困扰久病重症患者

症状表现:这类患者病程较长,症状更为严重,如整夜失眠、烦躁不安、神志模糊、亲疏不分、哭笑无常,行为怪异,甚至模仿动物行为。

病因根源:痰湿与瘀血相互交织,形成胶结状态,阻塞经络。长期堵塞导致污浊秽物发酵,生成更厉害的毒邪,攻心扰神,使神志陷入混乱。

调理策略:治疗需化痰、化瘀、解毒、安神并重。通过化解胶结的痰瘀,清除体内毒素,同时安抚被扰乱的心神,恢复身体通路畅通,神志得以安宁。

临床案例:中西联合显奇效

曾有一位30岁患者,长期受失眠、幻听困扰,服用利培酮3年,体重从50kg增至65kg,且表情呆滞、嗜睡、便秘。针对其病情,我开具了以下方剂:

● 柴胡、黄芩:疏肝解郁,调和气机;

● 龙骨、牡蛎、珍珠母:重镇安神,平复心神;

● 胆南星、栀子:清热化痰,消除痰热;

● 柏子仁、酸枣仁:养心安神,改善睡眠;

● 大黄:通腑泻浊,促进排便;

● 火麻仁:润肠通便,缓解便秘;

● 石菖蒲:化痰开窍,醒神益智。

经过数月的中西联合调理,患者情绪稳定,夜间睡眠时间延长至6-7小时,体重回落至50kg,西药剂量逐渐减少,且症状未出现反复。

中西联合治疗:增效减副,标本兼治

从医40余年来,我始终坚持“中西联合”的治疗理念,干预精神障碍疾病,取得了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小。中西结合的优势在于:

标本兼治:西医精准用药,快速控制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中医从整体出发,调节气血流通,加强脏腑功能,调和阴阳平衡。两者相辅相成,实现标本兼治。

减少不良反应:中药的参与可逐渐降低西药使用剂量,减轻头晕、嗜睡、恶心等躯体不适,尤其对青少年儿童更为安全。

降低复发率:前期西药起效后,后期搭配中药巩固疗效,协同作用可大幅度减少复发风险。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心与坚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辨证施治,清除体内的“湿毒”或“痰瘀毒”,能够帮助患者逐步减轻症状,稳定心神,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