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失眠

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必知:“一要三不要”,中西结合保安全

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并非毫无风险,稍有不慎,它便可能从“助眠良药”沦为“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长期服用艾司唑仑的注意事项,教大家如何正确用药,远离副作用与成瘾风险,“一要三不要”原则务必牢记。

一要:定期就医评估,不可忽视

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大脑可能会对药物产生“耐受”现象,导致原剂量效果下降。此时,若盲目增加药量,就会陷入“剂量越吃越大,依赖越来越重”的恶性循环。

正确做法是:首次服药后 1 个月必须复诊评估,之后至少每 2 - 3 个月复查一次。在复诊时,要向医生详细说明睡眠质量、是否出现副作用等情况,必要时还需进行肝肾功能检查。若连续 2 周睡眠状况稳定,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减量(如每次减 1/4 片),或者更换为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唑吡坦),以避免长期依赖。

不要之一:切勿自行增减剂量

有些患者感觉失眠症状没有改善,就自行加大药量;或者症状稍有缓解,就擅自减少药量。这种做法危害极大。随意增加剂量,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和严重程度大幅上升,可能出现严重嗜睡、共济失调,甚至呼吸抑制等严重情况;而擅自减量则可能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失眠、焦虑等症状卷土重来,使病情反复。

不要之二:严禁突然停药

长期服用艾司唑仑后,身体会逐渐适应药物的存在。如果突然停药,会引发一系列撤药症状,如情绪激动、忧郁、失眠反弹、肌肉紧张、心慌、发抖等。曾有患者因自行突然停药,出现严重焦虑、失眠,甚至产生了自杀念头,后果十分严重。

不要之三:不可忽视特殊人群风险

孕妇:在妊娠三个月内,服用艾司唑仑会增加胎儿致畸的风险,因此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

哺乳期女性:药物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影响婴儿健康,所以哺乳期女性应慎用此药。

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肾功能受损会使药物代谢减慢,消除半衰期延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肾负担,引发不良反应。这类患者需慎用,并且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

重症肌无力患者:艾司唑仑可能加重病情,应禁用或慎用。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患者:用药可能抑制呼吸,需禁用或慎用。

总结:牢记“一要三不要”,保障用药安全

长期服用艾司唑仑,遵循“一要三不要”原则及相关细节,是确保用药安全、降低副作用与成瘾风险的关键。希望大家将安全用药的理念牢记心间,让艾司唑仑真正成为“助眠帮手”,而非健康的“绊脚石”。

中西结合,提升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

中医在治疗精神疾病时,不仅关注药物对精神症状的调控,更将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纳入整体考量。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枸杞、山药等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药,或熟地、肉苁蓉等补肾药材配伍成方。同时,还可以结合药膳等食疗方法,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状态。

这种调理方式不仅能提升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促进精神症状的缓解。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能够更好地保障精神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朋友正遭受抑郁症、焦虑症、双相障碍、精神分裂、失眠等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有用药方面的困扰,欢迎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在 24 小时内与您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