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失眠

失眠久治不愈?中医辨“根”施治,让你睡个安稳觉

“最近在门诊遇到一位患者,他向我倾诉,自己已经被失眠困扰整整3年了。这期间,他尝试了各种办法,酸枣仁、安神补脑液吃了个遍,还专门找中医开了‘安神方’,可情况却越来越糟,不仅失眠没改善,反而越吃越累,每天凌晨4点必定醒来。他满脸无奈地问我:‘主任,是不是中医根本治不好我的失眠啊?’

其实,并非中药无效,而是没有找准失眠的‘病根’。”

失眠在中医看来,常见的有3种证型:

✅ 肝郁化火型:这类患者躺到床上后,大脑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根本停不下来,还特别容易发火,嘴里总是苦苦的。如果错误地使用“滋补安神药”,只会让体内的“火气”更旺。正确的做法是使用柴胡、栀子等药物来疏肝清热。

✅ 心脾两虚型:患者往往是躺着感觉浑身疲惫,却怎么也睡不着,好不容易睡着了,醒来后还是乏力不堪,而且没什么胃口,吃不下东西。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酸枣仁这类药物,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需要使用归脾汤来补益心脾。

✅ 痰热扰心型:患者除了失眠,还会伴有胸闷的症状,观察舌苔会发现又黄又腻。对于这类患者,得先化痰,再安神。如果直接安神,就好比“痰堵在门口,心神怎么能安稳呢”。

“上周,来自北京的张女士就是典型的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我根据她的情况,为她调整了‘疏肝安神方’,同时教她按摩太冲穴。仅仅3天,她就能安稳地睡够6小时了。”

“这里教大家一个1分钟自测失眠证型的小方法:

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又黄又厚腻,可能是痰热扰心型;如果舌苔淡白,则可能是心脾两虚型。

询问情绪:如果总是容易发火,很可能是肝郁化火型;如果总是唉声叹气,可能是气虚(气虚也常与心脾两虚相关,可进一步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中医治疗失眠,核心在于‘调节失衡的脏腑功能’,而不是盲目地使用‘安神’药物。如果你也吃了不少中药,却始终没有效果,不妨联系我们。我会帮你仔细辨清‘病根’,再针对性地用药,这样效果才会更好。”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