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精神科药物科普: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关键信息全解析

不少患者及其家属对常用精神科药物存在诸多疑问,为帮助大家科学认识药物、更好地配合治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梳理抗精神病药与抗抑郁药的关键信息。

一、抗精神病药

1、阿立哌唑

适用病症: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它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能对多巴胺受体进行双向调节,从而有效减少因过度阻断受体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有时会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静坐不能、震颤,不过其发生率相较于典型抗精神病药要低一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便秘、失眠或嗜睡等症状,但总体上对体重的影响较小。

2、布南色林

适用病症: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方面,其效果与利培酮、氟哌啶醇相当。同时,它在改善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上表现较好,还能辅助改善患者的认知与社会功能。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例如肌肉僵直、运动迟缓,也可能出现颈部肌肉痉挛、眼球上翻等情况。此外,还可能出现失眠、困倦、心动过速、血压波动、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患者用药期间需密切留意身体反应。

二、抗抑郁药

1、氟西汀

适用病症:可用于治疗抑郁症、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等多种疾病。其半衰期较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剂量增加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多。

不良反应:在治疗初期,患者常出现恶心、厌食、腹泻、失眠等症状,不过多数人继续用药一段时间后能够逐渐适应。偶见皮疹、轻躁狂等情况,大剂量使用还可能诱发癫痫。另外,停药时容易出现戒断反应,因此需要严格遵医嘱缓慢减药。

2、帕罗西汀

适用病症:适合伴有焦虑、失眠症状的抑郁症患者,也用于治疗强迫症、惊恐障碍等疾病。它具有轻微的抗胆碱作用。

不良反应:由于半衰期较短,停药后血药浓度下降较快,容易产生撤药反应,所以撤药过程需要缓慢进行。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反应。此外,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出汗增多等情况。

3、舍曲林

适用病症:适用于抑郁症和强迫症的治疗。它具有较强的抗抑郁作用,且起效较快,对于缺乏快乐感的患者适配度较高。同时,它对运动和警觉性的抑制较小,对性功能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为主,如恶心、腹泻等,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震颤、失眠等症状。儿童和青少年用药时,需注意可能出现轻微的躁动不安。

三、用药关键注意事项

1.禁忌人群:对药物过敏者以及严重青光眼患者禁用相关药物。

2.慎用人群: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有癫痫病史的患者,需要在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后才能使用药物。

3.用药方式:务必遵医嘱用温水送服药物,不可自行掰开、压碎药片,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4.生活注意:用药期间,患者不宜驾驶、操作机械或进行高空作业,因为部分药物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

5.禁忌行为:用药期间严禁饮酒,酒精可能会与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加重不良反应。

6.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需要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

7.停药原则:不可突然停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量,以防止出现撤药反应或病情反复。

最后要再次强调,以上内容仅为药物知识科普,并非专业的用药指导。具体的用药方案必须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复诊,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严重后果。

注意: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