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精神科用药:双刃剑下的中西结合减负之道

在精神科领域深耕 40 余载,我深切体会到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对患者而言,恰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药物在应对焦虑、抑郁、精神分裂、强迫等精神困扰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为患者拨开心灵的阴霾;另一方面,副作用带来的痛苦又如影随形,给患者的生活增添诸多困扰。不过,临床实践表明,有不少温和且有效的方法,能够在减轻药物副作用不适的同时,不增加额外负担。

常见精神类药物副作用及应对策略

氟西汀:抑郁强迫的“解药”,副作用需针对性化解

氟西汀常用于调节抑郁、强迫等精神问题,宛如一位得力助手,帮助众多患者挪开“压在心口的石头”。然而,其副作用因人而异,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恶心、失眠、浑身乏力等症状。

针对这些情况,需依据患者具体反应灵活选药。若肠胃不适,可选用山药、薏苡仁等健脾益胃的中药,以改善消化功能;若神经系统出现不适,珍珠母、龙骨等镇惊安神之品则能发挥作用;若精神状况不佳,柴胡、郁金等疏肝解郁的药物可助力缓解。

帕罗西汀:对抗焦虑抑郁的利器,初期不适有妙方

帕罗西汀在治疗伴有焦虑的抑郁方面效果显著,许多社交焦虑患者依靠它逐渐走出家门,重新融入社会。但在用药初期,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疼、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

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在初期配合酸枣仁汤服用。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的功效,可有效缓解失眠、头痛症状;陈皮、砂仁则能理气和胃,减轻恶心不适之感。

阿普唑仑:快速助眠的良药,肠胃不适巧应对

阿普唑仑缓解焦虑、助眠效果迅速,当许多人在夜里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时,它能助其一臂之力,让人踏实入睡。然而,长期服用后,部分患者会感到胃部不适、恶心、食欲减退。

此时,可让患者配服逍遥散。逍遥散既能缓解紧张情绪,又能调和肝脾,对减轻肠胃不适有良好效果。

文拉法辛:兼顾身心疼痛的良药,副作用调理有招

文拉法辛对伴有躯体疼痛的抑郁焦虑症状疗效显著。例如,有些患者总感觉浑身疼痛且情绪低落,使用文拉法辛可实现身心兼顾的治疗效果。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出现口干、便秘,剂量过高时还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针对这些症状,可根据具体情况配合用药。用保和丸调理肠胃,缓解恶心、腹胀等不适;用菊花、夏枯草平肝潜阳,减轻头晕、焦虑等症状。

劳拉西泮:多面手药物的副作用应对

劳拉西泮具有抗焦虑、助眠以及控制癫痫等多种功效,不少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患者会用到它。然而,部分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反胃、反应迟钝、乏力等症状。

对于这类情况,可采用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以健脾益气,缓解乏力、头晕;用石菖蒲、远志开窍醒神,改善反应迟钝的状况。

地西泮:紧急情绪稳定剂,减依赖有办法

地西泮抗焦虑、助眠作用迅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帮助患者稳定情绪。但长期服用容易使人犯困、乏力,还可能产生药物依赖。

为减少药物依赖,可让患者搭配茯神、远志,以安神定志;平时用党参泡水饮用,提提精神,避免昏昏沉沉。停药时需循序渐进,逐步减少剂量,以减轻戒断反应。

黛力新:轻中度抑郁焦虑的克星,副作用调理有术

黛力新对轻、中度抑郁和焦虑治疗效果显著,但长期服用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躁动不安、疲惫、心律失常等情况。

针对这些副作用,可选用麦冬、玉竹滋阴润燥,缓解口干症状;用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减轻躁动不安的情绪。

上述这些方法的核心在于“帮助身体适应药物”,而非强行忍受副作用。但必须牢记,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各不相同,切勿盲目参照他人的方法自行调整用药。若身体出现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馈,以便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在依靠药物稳定情绪的同时,让身体少受罪,稳步走向康复。

中西结合:精神疾病治疗的高效安全之路

中医在治疗精神疾病时,有着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它不仅注重药物对精神症状的调控,更将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纳入整体考量范畴。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具有保肝作用的枸杞、山药等中药,或补肾药材熟地、肉苁蓉等配伍成方。此外,还可结合药膳等食疗方法,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状态。

这种中西医结合的调理方式,不仅能提升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还能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促进精神症状的缓解。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保障,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重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