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避开这5大“坑”,抑郁焦虑恢复之路更顺畅!

这些年,我在临床工作中接触了大量抑郁、焦虑反复发作的患者。其实,不少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并非治疗方法本身有问题,而是不经意间陷入了治疗“误区”。今天,我就为大家详细讲讲 5 个最容易踩的“坑”。避开它们,您的康复之路将更加顺畅,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误区一:只依赖药物,忽视心理调节

不少患者初次就诊时,开口便说:“主任,给我开点药吧,我实在受不了现在这种状态了。”

药物在治疗抑郁、焦虑方面确实作用显著,它能够调节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有效缓解症状。然而,如果您在服药期间,依旧长期熬夜至凌晨,天天靠外卖果腹,还缺乏运动,身体始终处于不良状态。即便药物暂时控制住了症状,一旦停药,身体的不适和情绪的波动很可能再次来袭,让您重新陷入困境。

身体是情绪的载体,只有身心同治,才能真正战胜疾病!

误区二:作息紊乱,饮食无度

有些患者在接受抑郁、焦虑治疗的同时,却依然熬夜刷手机、毫无节制地吃外卖,且缺乏运动。

我们必须清楚,身体和情绪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从中医角度来看,熬夜会损伤肝脏。肝主疏泄,肝郁则气滞,气滞又会导致血瘀,而血瘀会进一步加重不良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在饮食方面,若不规律,还嗜甜嗜辣,就会损伤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受损后,痰湿内生,痰湿蒙蔽心神,人就会变得昏沉、消极,这对情绪的恢复极为不利。

因此,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治疗抑郁、焦虑至关重要。

误区三:自我封闭,拒绝社交

抑郁、焦虑的人常常喜欢独处,不想说话、不想见人,仿佛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但越是封闭自己,肝气就越不舒畅。

中医讲“喜则气缓”,适当的社交活动、放松心情,能够使气机流通顺畅,情绪自然也会得到舒缓。哪怕您内心十分不想动,也要强迫自己每天出门走走,晒晒太阳。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 D,有助于调节情绪,而且户外的自然环境也能让人心情愉悦,对改善抑郁、焦虑状态大有裨益。

误区四:急于求成,心态急躁

抑郁、焦虑并非普通的感冒,不可能在短短三天内就痊愈!

情绪问题往往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它的恢复也需要一个过程,就像培育一棵树苗,需要耐心地浇水、施肥、修剪,才能茁壮成长。急于求成反而会加重自己的焦虑情绪,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缓则治本”,气血要一点点地养,肝郁要一点点地疏,保持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误区五:妄图彻底消除负面情绪

焦虑、抑郁其实是人体的正常反应,适当的焦虑能够帮助我们避开危险,提高警惕性。

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这些负面情绪,而是学会和它们和平共处,不让它们控制我们的生活。就像天气有晴有雨,我们的情绪也会有起有落,接纳它们,才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状态!

如果您正在被抑郁、焦虑、失眠、精分、双相、强迫等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困扰,又不知如何处理,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24 小时内会有专业人员联系您详细沟通。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