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视力减弱解析: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案例为鉴
春季阳气升发,人体肝脏的生理活动也趋于旺盛。此时,不少服用精神科药物的患者会出现视物模糊、视力减弱等不良反应。以下通过一个具体病例,深入探讨药源性视力减弱及其相关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病例概述
李某,男性,30岁。近一年来,他常凭空听见有人辱骂自己,并频繁“对骂”,同时怀疑有大量坏人监视自己。经门诊诊断,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并开始服用利培酮,剂量为每日2毫克。治疗一个月后,李某的幻听及妄想症状有所减轻,但随后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如看不清电视字幕,伴有眼睛上翻、手抖、口干口苦及便秘等症状。
病例分析
药源性视力减弱是指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这些症状可能表现为远近物体均看不清,偶见色素性视网膜病、闭角型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从中医角度看,这是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脾胃积热,胃火上犯头目,导致目痛目赤、视物模糊;火热动风则出现眼睛上翻;脾土受伤,运化水湿功能失职,湿热痰浊蒙蔽清窍,则眼珠转动涩滞不灵、目光呆滞、视物不清;而肝肾阴虚、精亏血少则目窍失濡,目中光华散漫,视物不清。
辨证论治
药源性视力减弱与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常见证型包括胃火亢盛、脾胃湿热、肝肾阴虚等。治疗原则以清胃泻火、清热利湿、滋养肝肾为主,同时辅以通络明目之法。
●胃火亢盛
●主症:视物模糊,目痛目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兼症:头目胀痛,口干口苦,或伴口臭。
●治法:清胃泄热,泻火解毒。
●脾胃湿热
●主症:视物不清,眼睑肿胀糜烂,眵泪黏腻,目光呆滞,或白睛出现色素沉着,伴头重胸闷,痰多,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兼症:食欲减退,心烦,或流涎,喜唾。
●治法:清热利湿,祛痰化浊。
●肝肾阴虚
●主症:视力减退,眼内干涩不适,伴口干,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兼症:手足心热,健忘,失眠多梦。
●治法:补肝益肾,养阴明目。
回到李某的病例,其舌质红、苔黄、脉弦,辨证属胃热壅盛。治疗采用清胃泻火之法,配以生石膏、菊花、玄参、麦冬、生地等药物。两周后,李某的手抖症状消失,视物也变得清晰。
注意事项
本文所分享的科普知识仅供参考,切勿盲目自行用药。如出现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