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疾病科普 >> 焦虑症

盐酸丁螺环酮:抗焦虑领域的“后起之秀”

据疾控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增焦虑症患者约 4000 万人。焦虑障碍呈现出“三高一低”的发病特点,即患病率高、终生患病率高、基层覆盖率高,但就诊率低。盐酸丁螺环酮作为首个非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在临床治疗焦虑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于治疗各类焦虑症,还能辅助治疗抑郁状态和强迫症。那么,它为何被称为“后起之秀”,在临床中又有哪些优势呢?

焦虑症治疗现状与药物困境

目前,治疗焦虑障碍主要有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在药物治疗领域,过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主要依赖苯二氮䓬类和三环类抗抑郁剂。然而,这两类药物长期使用存在诸多弊端。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成瘾性,长期使用身体会产生耐药性,停药后还会出现戒断反应;三环类抗抑郁剂会对多种受体产生拮抗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

丁螺环酮脱颖而出

丁螺环酮作为 5 - HT1A 受体部分激动剂,与 5 - HT1A 受体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它具有口服后吸收迅速、达到血药浓度峰值时间短、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等特点,对各类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它的耐受性良好,不会让人产生药物依赖,也不会出现戒断反应,既能保障用药安全,又能快速发挥药效,因此被众多临床指南推荐作为一线用药。

盐酸丁螺环酮片是全球指南推荐的抗焦虑药,长期使用不会产生镇静作用,也不会引发戒断反应和药物依赖,即使突然停药也不会产生副作用,不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丁螺环酮的四大优势

作用机制独特,安全性高

丁螺环酮通过调节血清素系统发挥抗焦虑作用,与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从而避免了苯二氮䓬类药物过度镇静、肌肉松弛等副作用。长期使用不易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后很少出现戒断症状,特别适合需要长期治疗的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

副作用轻微,耐受性佳

丁螺环酮的镇静作用较小,不会影响患者白天的认知功能和操作能力,像开车等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也不受影响,非常适合需要保持警觉的患者。其常见副作用主要为头晕、头痛、恶心等,一般较为短暂,患者能够耐受,很少出现呼吸抑制或严重中枢抑制的情况。

适应症与特殊人群优势明显

丁螺环酮尤其适合轻中度慢性焦虑的长期管理。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的特殊人群(需调整剂量)以及有物质滥用史的患者,其安全性较好。

对认知功能影响小

丁螺环酮不会损害患者的记忆和注意力,因此非常适合学生、职场人士等需要高认知负荷的人群。

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秉持科学的态度,积极治疗,就一定能够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