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常识

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全解析:11 种常见反应及应对策略(上)

精神类药物在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其潜在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及其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于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用药过程中的问题至关重要。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精神类药物的 11 种不良反应。

一、锥体外系反应

锥体外系反应是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主要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能、类帕金森症和迟发性运动障碍。

1. 急性肌张力障碍

表现:个别肌群出现持续性痉挛,如脖子突然歪向一侧(斜颈)或后仰(颈后倾)、眼睛不受控制地快速转动(动眼危象)、身体向后弯曲呈弓状(角弓反张)、牙关紧咬(牙关紧闭)等。同时,患者常伴有焦虑、烦躁情绪,以及心跳加快、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该症状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几小时。

容易误诊疾病:癔症、破伤风、癫痫、脑膜炎或脑炎等。

2. 静坐不能

表现:患者双腿有强烈的不自主感,感觉身体不受控制,一会儿躺着又想坐着,坐着又想站起来走动。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或紧张情绪,严重者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

处理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适当减少药物剂量;尝试服用抗焦虑药物;或换用其他药物。

3. 类帕金森症

表现:肌肉僵直,肢体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动作减少且迟缓,走路呈小步态,静止时出现震颤,面部表情呆滞似面具(面具脸),还伴有流口水、说话和吞咽困难、嘴唇快速震颤等症状,同时伴有抑郁、焦虑情绪。

处理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苯海索(安坦)、异丙嗪(非那根);也可减少药量或换药。

二、流涎

一般来说,流涎无需特殊处理。若患者觉得有必要改善,可给予可乐定(使用 0.1 毫克的透皮贴剂,每周贴一次),这对睡眠中流涎有一定效果。睡觉时尽量采取侧卧位,防止口水误吸。若流涎情况特别严重,可考虑减药、停药或换药。

三、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

通常情况下,控制饮食在应对体重增加及糖脂代谢异常方面比加强运动效果更显著。要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水平以及体重指数,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若体重增加情况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灵活采用中药辨证调理,或采取减药、停药、换药等措施。

四、排尿困难

这是由于抗胆碱能作用抑制了膀胱括约肌的舒张所致。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毒扁豆碱或新斯的明暂时缓解症状。若排尿困难情况严重,可考虑减药、停药或换药。

五、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若发生晕厥,应迅速让患者平卧,头部处于低位,同时监测血压。必要时可输液,或肌肉注射苯肾上腺素,或静脉点滴去甲肾上腺素(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需注意,千万不能使用肾上腺素!

下一篇:没有了